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时间:2014/2/11 9:46:00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3年,是中国船舶工业继续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困难考验、应对国际船舶新规挑战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启动之年。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船舶行业直面危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法规文件,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新接船舶海工订单、加强科技研发、推进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产能资源配置、尝试创新金融业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总体上保持了船舶工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交船难、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造船三大指标涨落互现
2013年,全国造船完工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22.5%。
全国完工出口船35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9%;承接出口船订单64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33%;截至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154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0.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78.8%、92.7%和88.1%。
(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延续下降态势
2013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共166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1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船舶制造企业4071亿元,同比下降6.2%;船舶配套企业932亿元,同比下降2.1%;船舶修理企业225亿元,同比增长11.4%。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71亿元,同比下降18.3%;船舶配套企业47.2亿,同比增长7.8%;船舶修理企业4.2亿元,同比增长13.1%。
(三)船舶出口继续下降
2013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26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9%。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18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2%。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163.6亿美元,占比为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