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2013年中国船舶工业十大新闻
时间:2014/1/7 10:57:00 来源:中国船舶报 习近平视察辽宁舰和大船集团
8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视察了海军某舰载机综合试验训练基地和停泊在大连港的辽宁舰,以及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习近平一直十分关心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建设和训练。在海军某舰载机综合试验训练基地,习近平观看了舰载机滑跃起飞、阻拦着陆训练。在辽宁舰上,习近平深入舱室战位,察看舰上装备设施,询问技战术性能,了解官兵工作训练情况。在大船集团视察,习近平十分关心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情况,并驱车来到位于大连湾临港工业区的海工基地,调查了解海工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整个制造业要创新驱动,海洋事业、海洋工程发展要依靠前沿科技推动。
【总编点评】 总书记亲临船厂视察,是对处于“寒冬”中的船厂的最大支持;“创新驱动”,总书记为中国造船业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
中航国际北京公司收购全球最大独立船舶设计公司
1月5日,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斥资2388万欧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独立船舶设计公司——芬兰德他马林(Deltamarin)公司79.57%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
德他马林公司是全球独立于船舶企业之外的最大船舶设计公司之一。中航国际北京公司通过其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中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此次收购。收购完成后,中航国际北京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在国际船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总编点评】 航空业进入造船业,勇敢之举;收购全球颇负盛名的船舶设计公司,明智之举。航空人教育了造船人。
056型护卫舰首舰正式交付海军
2月25日,056型新型护卫舰首舰582舰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交付。
新型护卫舰首舰交付,是中船集团公司的一件大事,注定要载入史册。新型护卫舰正式交付部队,标志着我海军基地防御兵力开始了升级换代,进入了批量生产、有序更新的新时代。2013年全年,我国共有9艘056型新型护卫舰交付。
【总编点评】 9艘056型护卫舰交付,扎实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切实行动;中国的海洋国土,从此有了一批“年轻力壮、精干强悍”的守卫者。
我国超大型箱船建造跨入世界第一方阵
7月,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了3艘18000TEU世界第七代集装箱船,这是目前我国承建的最大集装箱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箱位级的集装箱船,打破了韩国造船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标志着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开发、设计、建造跨入世界第一方阵。
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长期被韩国船企垄断。如今,中船集团公司已在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取得突破。此外,今年,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还交付了多艘13386TEU集装箱船。
【总编点评】 中国造船工业要想由大变强,必须勇于攀登世界技术高峰;开发、设计、建造同步跨入世界第一方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国产化实现重大突破
7月18日,由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台CMD-MAN 10S90ME-C9.2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交付,为目前我国首制的最大功率船用柴油机。该机用于由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为加拿大SEASPAN公司建造的10000TEU集装箱船上。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已经成功打破了国外主机企业在世界级先进主机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标志着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11月7日,“十一五”期间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国自主品牌6CS21/32中速柴油机研制项目通过验收,该机型缸径210毫米,输出功率1320千瓦,性能及燃油消耗和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品牌中速机的研制成功对于促进我国柴油机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船舶动力产品本土化配套率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首批2台发电机组已获得了装船合同,标志着自主品牌船用中速柴油机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
【总编点评】 “首制”、“最大”,是数十年来中国船用低速柴油机制造企业不懈的追求。只有赶上“首制”、“最大”,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有“从头越”的自信。
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助力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