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沪高端装备制造业2015年总产值将达7000亿元
时间:2012/10/16 10:12:00 来源:东方早报、工信部网站沪高端装备制造业2015年总产值将达7000亿元
ARJ21支线飞机、深水钻井平台、核电装备、港口起重机械……围绕这些高科技装备制造产业核心产品,上海正在全力以赴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新高地。昨天,记者从上海高端 装备制造业推进大会上获悉,到2015年,上海高端装备将实现工业总产值7000亿元,占整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35%。
会议透露,上海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同行业世界前五的核心企业,培育上百家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中小企业;打造20家以上国家级研发、测试平台;建设 临港装备、长兴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3个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产业园区;形成100名领军人才队伍,2000名专业化骨干和高技能人才 队伍。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戴海波介绍,2011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20亿元,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 率近50%,核电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40%;大型港口起重机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
与此同时,自主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业高端化趋势已经出现。如自主知识产权大直径隧道掘进机走向国际市场;ARJ21支线飞机已有4架飞机成功试飞;自主建造了我国第一座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打破国外垄断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获得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码垛机器人国内销量第一。
根据规划,到2015年,高端能源装备领域总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率先在国内建成智能电网示范应用、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等三大基地;民用航空将实现工业总产 值500亿元,船舶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轨交设备产值50亿元;ARJ21支线飞机年生产能力达50架,C919大型客机首飞。
此外,会议披露,上海市实施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对本市用户单位首次订购或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首台设备合同金额10%或保费额50 %的风险补贴;抓住最近出台的《关于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意见》政策机遇,加快建立8项特别机制、落实24项特殊政策。
苏波对上海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四点要求
上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上海机器人产业联盟、上海高端装备金融保险服务联盟 揭牌。
苏波在题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我国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 部在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他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采取了加 大自主创新研发支持力度、扩大重大技术装备进口优惠政策范围、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等重要措施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苏波对上海市在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上海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培育 一批世界级企业;二是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集约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