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实现政策新突破 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时间:2011/9/19 10:39:00 来源:中国船舶报-张瑛 作为“国家级”项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始终牵动着海事界的目光。在新形势下,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取得了哪些关键性的进展?目前它的发展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瓶颈与困难?年末即将召开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又将带来何种影响?日前,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沈晓苏介绍,随着硬件设施的优化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多项关键软实力上获得了不小的突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经纪人俱乐部、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船舶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航运服务机构均已逐步集聚上海,口岸服务环境和航运政策环境得到不断提升,综合保税区业务取得拓展,水水中转货物集拼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基本形成,并建成了沿江沿海8个口岸的货物集散网络体系。而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2010年已累计完成对冲交易1500万美元,这不仅一举打破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更增强了上海港的国际话语权。沈晓苏透露,目前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也正积极筹办组织新造船经纪公司,开发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以增加中国新造船价格对全球造船市场的影响。
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今后的发展,沈晓苏认为,随着工作的深入,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应在三个方面加强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探索创新能力,国务院19号文件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已基本落实到位,与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相比,政策上还要争取新的突破,发展上还要积极开拓,下阶段工作必须着力于发掘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积极争取综合试验区政策创新,继续保持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二是要进一步争取中央部委支持,随着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主要体现为税收制度、船舶登记制度、外资准入条件、船员国籍标准、航运仲裁法律适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涉及多个中央部委,需要多方的协调,因此要求上海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央部委的沟通,争取国家支持,同时,进一步发掘地方力量,从人才引进、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大对航运中心建设的投入,与中央政策形成合力,推动航运中心建设。三是要加强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航运企业是航运建设的主体,要着力推进各类中资航运企业充分掌握国际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取得和国家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航运市场份额,确立和国家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进而逐步调整国际航运市场规则,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建交委也相当重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举办,沈晓苏指出,该展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已成为了仅次于汉堡国际海事展的重大专业展事,中央部委和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其能将海事各界人士汇聚上海,共同探讨交流海事业的热点话题,这对上海乃至全国的航运界、造船业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为了搭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交流平台,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曾在沪举办了国际航运上海论坛,并期望将此作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常驻”论坛,而自今年起,该论坛将结合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的“航运和港口”专场举办,这也将为年末即将召开的海事会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沈晓苏介绍,随着硬件设施的优化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多项关键软实力上获得了不小的突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经纪人俱乐部、上海海事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船舶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航运服务机构均已逐步集聚上海,口岸服务环境和航运政策环境得到不断提升,综合保税区业务取得拓展,水水中转货物集拼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基本形成,并建成了沿江沿海8个口岸的货物集散网络体系。而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2010年已累计完成对冲交易1500万美元,这不仅一举打破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更增强了上海港的国际话语权。沈晓苏透露,目前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也正积极筹办组织新造船经纪公司,开发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以增加中国新造船价格对全球造船市场的影响。
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今后的发展,沈晓苏认为,随着工作的深入,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应在三个方面加强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探索创新能力,国务院19号文件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已基本落实到位,与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相比,政策上还要争取新的突破,发展上还要积极开拓,下阶段工作必须着力于发掘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积极争取综合试验区政策创新,继续保持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二是要进一步争取中央部委支持,随着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主要体现为税收制度、船舶登记制度、外资准入条件、船员国籍标准、航运仲裁法律适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涉及多个中央部委,需要多方的协调,因此要求上海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中央部委的沟通,争取国家支持,同时,进一步发掘地方力量,从人才引进、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大对航运中心建设的投入,与中央政策形成合力,推动航运中心建设。三是要加强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航运企业是航运建设的主体,要着力推进各类中资航运企业充分掌握国际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取得和国家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航运市场份额,确立和国家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进而逐步调整国际航运市场规则,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建交委也相当重视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举办,沈晓苏指出,该展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已成为了仅次于汉堡国际海事展的重大专业展事,中央部委和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其能将海事各界人士汇聚上海,共同探讨交流海事业的热点话题,这对上海乃至全国的航运界、造船业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为了搭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交流平台,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曾在沪举办了国际航运上海论坛,并期望将此作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常驻”论坛,而自今年起,该论坛将结合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的“航运和港口”专场举办,这也将为年末即将召开的海事会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