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前景广阔

时间:2011/8/31 13:31:00 来源:中国财经网

 作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海洋工程装备被确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同时还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序列。近年来“海洋工程”概念的提出,也给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发展重点明确

据了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明确,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目标为国内市场满足率60%以上,较以往大幅增长。另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已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10月前出台,将对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突破海洋深水勘探、钻井等装备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促进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

《规划》提出,“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突破深海装备关键技术为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各类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发展重点也基本圈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透露,海洋工程装备要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围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海工作业与辅助服务等环节的需求,重点发展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关键设备与系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建造技术,提高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化分包能力。

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整个船舶市场不景气,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却是前途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30%以上的自升式平台已经超过30年船龄,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和钻井效率低的弊端。钻井船载超深水领域比半潜式更有优势,未来的总量比例将提升,对半潜式平台形成一定的替代。

“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市场机会众多,而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相关企业逐步具备了基础设计能力,并能够以总包形式制造先进的超深水钻井船,国际市场地位不断增强。虽然我国海洋工程企业与韩国、新加坡企业相比,在项目管理、制造工艺、关键设备配套等方面仍有差距,但目前韩国、新加坡企业在手订单十分饱满,2013年订单数量接近2007~2008年顶峰水平,产能趋紧,这有利于后续海洋工程订单转移到中国。

另有消息称,国内部分石油企业已获准于“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再建设5000万吨石油产能,此举带动的海洋工程装备总投资将超过2500亿元。

中国企业逐步为国际市场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