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十二五末,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
时间:2011/5/9 9:50:00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网在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11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透露,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的总产量已经近20年位居世界首位。从2010年起,我国不仅是航运大国、海洋大国,且跃居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是就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等方面而言,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还不是造船强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争取在“十二五”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近些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国际造船市场份额不降反增。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
尽管我国船舶工业在总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还不是造船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谈到中国造船业总量世界第一的问题时说,我国虽然已经是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造船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生产效率和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我国虽然具备了全系列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但是船型综合技术经济性能方面仍有差距,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核心技术仍然依赖国外;我国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不足60%,而日本、韩国都在90%以上。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造船业还要下大力气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船舶配套能力,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产业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船舶企业,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