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报道
汪品先院士谈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时间:2011/3/20 13:27:00 来源:上海科技报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就有关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谈到:科学和技术脱节、研发和产业脱节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致命弱点。从一个样机到成熟的产品,可以说,样机只走了前面1/3左右的路程。从部件数量上来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率为58.6%,但包括潜器载人球加工制造、打压验收在内的一些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尚处在攻关阶段。由玻璃微珠和环氧树脂混合制成的浮力块中,玻璃微珠的加工工艺国内还未解决。此外,为保证一些部件能够在深水中长期、安全使用,对其材料、结构的防水、防腐蚀、防附着、耐压、抗拖拉、抗冲击等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短期内中国要完全依靠国内制造获得,看来也还存在困难。如国产水下摄像系统会发出很多干扰信号,水下宽频地震仪的制造在国内还是空白┄┄。以看似简单的水密接插件为例,国内某研究所制造的水密接插件插头只能插拔二十几次;而美国制造的就可以插拔上千次。
由于很多深海工程装备只需少量制造,相关企业得在某一领域占到整个国际市场60%—70%的份额才能生存下来。在国外,许多海洋研究机构的周围有几百个规模不大的小公司,但像这类企业目前在我国还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