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务张圣坤呼吁:船企一定要有主动创新意识
时间:2011/3/16 11:23:00 来源:中国船舶报“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未来的船舶市场将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其中生存并获得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船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主动树立创新意识,避免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及弱势地位。”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圣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船舶工业的三大指标均位列全球之首,成绩斐然,可喜可贺,但是我们不能被这“光环”遮挡了视线,而要看到“光环”背后的隐忧,即产能过剩、市场需求量下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际新规范不断出台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船舶工业今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尽快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今后发展的关键。
造船产能的粗放式扩大以及国际航运业的长期不景气,使我国船企不得不面对一个价格及技术竞争都异常激烈的市场,技术实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较差的企业将难以在其中存活,唯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方能在其中发展壮大。张圣坤指出,2011~2012年,我国船舶工业可能迎来一次较大的资源整合潮,部分创新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差的船企将不得不直面破产倒闭的命运,船企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主动将创新意识视为日常行为准则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船企未来生存及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圣坤认为,就建造工艺而言,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在建造效率、船舶质量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三大主力船型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建造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船舶设计以及船舶配套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再加上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等机构不断出台国际新规范、新规则,我国船舶工业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如果我国船企还不主动树立创新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及产出力度,那么,我国船舶工业将永远受制于人,难以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船舶工业树立从‘制造大国’到‘设计大国’的长远目标、大中型船企加大科技投入以及结构调整力度的好时机。”张圣坤表示,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船舶产业将出现较大范围的资源整合机遇,有实力的船企应把握科技发展及结构调整机遇,完善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加大技术研发及储备力度,备战下一轮兴旺船市,成为世界船舶工业领域真正的强者。